查看原文
其他

民族文化|回族手工业技术的论述

2016-04-10 编辑雨儿 丝绸之路波斯语

回族素以手工业技术闻名于世。元代回回工匠制造的“回回炮”,声如雷霆,威力无比,在世界和中国兵器上都有重要地位。回族的纺织物,多被视为珍品。明代,回族精湛的制药、制香、制革、制瓷技术驰名中外。回族制造的青瓷被称为“回青”,以精湛高雅著称。清代,回族的采矿冶金业具有相当大的规模,采冶技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。回族善于经商,珠宝、金银、玉石是回族的传统经营项目。所以有,“识宝回回”之说。中国的造纸术、指南针、火药等,经过回族商人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。回回的医药、天文学、数学、建筑学、工程技术等都是在元代由回回人带到中国。


回族的民间工艺技术,受伊斯兰信仰的影响,在艺术创作方面表现独有自己文化特色,尽量抽象的内容如偏爱植物。这种艺术创作方法大多表现在建筑艺术中。例如泉州伊斯兰石刻,有200余方,大部分属于元代的遗物。这些碑分为墓葬刻碑和清真寺刻碑两类。这200余方刻碑每一方都是一件工艺品。碑上都有阿拉伯文和波斯文。书法为库体、大楷、小楷、草书、花体、方体等等。另外,石碑周边还有丰富多彩的装饰雕刻:有螺旋纹、缠枝、如意双环等图案,有莲花瓣、莲花蕊等几十种花卉图案,还有以枝叶烘托圆月的精美图案。这些建筑艺术都属“波斯文化”。


元代回回的“大食瓶”,令人赞赏,制作精细,美观高雅,堪称回族艺术中的精品。元代回回人在金银饰品讲稿也是品种多样,受大众欢迎。


明代回族的制铜和制瓷工艺,民族特色更浓。如宣德炉制出的铜器,从提供的原料紫石、风靡铜以及装饰纹样看,在当时还不多见。在制瓷上,回族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“回青”这种原料,并在瓷器中将“回回花纹”与中国传统的松、竹、梅、龙、凤巧妙地结合起来。



清代以来,回族工艺美术应用范围较广,种类也较多。在民间已有回族人制作的陶瓷花瓶、盘碟、玻璃画、箱框画、香炉、盖碗、地毯、刺绣以及回族房屋建筑的砖雕、木雕等等。


在回族民间还流动着大量的各类工匠。如石匠、木匠、铁匠、泥瓦匠、砖yidapi匠、窑匠、毡匠、口袋匠、金匠、银匠以及电工、焊工、漆工、钳工等手艺人。他们在长期的劳动、生产实践中,不断丰富并推动着回族传统工艺技术的发展。


在元代,从西域中亚来的回回工匠达若干万人,生产门类很多,且有一大批从事细巧手艺的人。是回族世代传承的经济生产力量,具有鲜明的工匠生产习俗。例如在元代,许多回回工匠还被编入宫局搞制作,仅在㢬州设的宫局中,就有西域织金绮纹的工匠300余户。回回扎马剌丁曾率领工匠专门制造了一种名叫答剌斯(波斯语音译)的特殊丝织品。明代,回族的工匠和手工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其主要原因:一是农村牧业为手工业和工匠创造良好条件,二是回族人都居住城镇和交通要道,产品有市场,销路好,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。清代在丝织、木材、制盐、采铜、采炼、造纸、皮革加工等许多领域开拓延伸。



【原创声明:文章由平台编辑和整理,其他地方转发请注明出处和作者,严禁私自转发,谢谢合作】文中的图片为“回青”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